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CDATA[
{{= title}}
{{if year}}
{{= year}}
{{/if}}
{{if type == “b”}}
{{= author_name}}
{{else type == “a” }}
{{if en_name}}
{{= en_name}}
{{/if}}
{{/if}}
]]>
国家与革命
作者:
[苏联] 列宁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и революция
译者: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出版年: 2015-12
页数: 181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ISBN: 9787010155708
豆瓣评分
9.3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国家与革命的创作者
· · · · · ·
· · · · · ·
目录
· · · · · ·
编者引言
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
在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8—9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阶级社会和国家
· · · · · ·
(更多)
编者引言
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
在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8—9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阶级社会和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第二章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2.革命的总结
3.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第三章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
马克思的分析
1.公社战士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3.取消议会制
4.组织起民族的统一
5.消灭寄生物——国家
第四章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1.《住宅问题》
2.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3.给倍倍尔的信
4.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批判
5.1891年为马克思的《内战》所写的导言
6.恩格斯论民主的消除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2.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
1.普列汉诺夫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2.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3.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
第一版跋
附录
列宁论国家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讲演(1919年7月11日)
注释
人名索引
插图
1918年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扉页
1929—1949年我国出版的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的部分版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的遭遇,正如历史上被压迫阶级在解放斗争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领袖的学说常有的遭遇一样。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 (查看原文)
帕特里克
3 回复
23赞
2020-12-30 19:56:19—— 引自章节: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用来对付穷人的这些限制、例外、排斥、阻碍,看起来似乎是很微小的,特别是在那些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贫困、从来没有接近过被压迫阶级群众的生活的人(这种人在资产阶级的政论家和政治家中,如果不占百分之九十九,也得占十分之九)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但是这些限制加在一起,就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
马克思正好抓住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这一实质,他在分析公社的经验时说:这就是容许被压迫者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压迫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镇压他们!” (查看原文)
Lived
9赞
2019-03-07 15:03:32—— 引自第9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 · · · · ·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共3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怎么办?》《列宁论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专题选编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等
。
喜欢读”国家与革命”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雇佣劳动与资本
9.6
-
-
法兰西内战
9.5
-
-
哥达纲领批判
9.3
-
-
进一步,退两步
9.1
-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9.5
-
-
怎么办
9.3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9.6
-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9.4
短评
· · · · · ·
(
全部 825 条
)
-
30
有用
葵上
2018-06-09 22:42:45
读起来跟磕了药一样high。一个好的革命家,首先是一个好的文学家。
-
7
有用
天心佑夫一德
2017-11-07 00:28:35
【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尽管这场革命和它发生那个的国家在这百年里曲折跌宕,但它带来了全新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形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发展道路、一种人类前景,深刻而彻底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它的影响,永不磨灭。
-
12
有用
leafalone
2017-12-24 18:35:26
逻辑十分清晰,但依然留下了未解决的问题。对共产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设想、对宗教的态度、对革命的社会性和道德性观察,都搁置了。不过,这些对于当时即将到来的革命,并非最要紧的问题。政治上更明确和有说服力,哲学上还是逊于马恩。
-
11
有用
三角枫
2021-01-01 01:10:39
政治实践家才具有的魄力与野心——极端尖锐又透彻地勘明国家本质,且用毫不含糊与中立的言辞加以论述,列宁真无愧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看来,对国家的认识仍然雄踞绝大多数政治理论家之上,何况那个时代,只有软弱的无政府主义者、投机的民主政客和逡巡不前的社会民主主义家。
国家作为无产阶级实现最终共产社会的工具,必然走向消亡,这个过程是逐步完成的。
马克思的书随处可见,但难解其意,就如同…
-
827
有用
无趣来
2018-12-13 22:40:51
列宁在书中屡次提到的一个判断确实很正确:许多人攻击马克思主义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无知。
我要写书评
国家与革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CDATA[
var cur_sort = '';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on('click', function () {
var sort = $(this).data('sort');
if(sort === cur_sort) return;
if(sort === 'follow' && true){
window.location.href = '//www.douban.com/accounts/login?source=movie';
return;
}
if($('#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return;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true);
cur_sort = sort;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 a').removeClass('cur');
$(this).addClass('cur');
$.getJSON('reviews', { sort: sort }, function(res)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remove();
$('#reviews-wrapper [href="reviews?sort=follow"]').parent().remov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after(res.html);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data('doing', false);
$('#reviews-wrapper .review_filter').removeData('doing');
if (res.count === 0) {
$('#reviews-wrapper .review-list').html('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长评’);
}
});
});
]]>

密利本德: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拉尔夫·密利本德 译/陳觴 《国家与革命》仍然被视为列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涉及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最为重要的问题,书里的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的叙述,无论是夺权前或是关键的夺权之后,这些问题由列宁解答,因此,后世马克思主义者对此奉…
(展开)

一本拥有‘摧毁一切’气势的革命书籍
关于这本书我给出五分,并力荐这本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可以说是因为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实践过书中的内容。而且在之后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这本书影响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无一例外,这本书也的确会有如此的影响。 列宁这个人是个奇才,他的学术涵养很高(见列宁全集…
(展开)

《国家与革命》读书笔记
一、阶级社会和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不同阶级间产生阶级矛盾,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矛盾愈演愈烈,这种不可调和性使国家产生。而国家的产生使阶级压迫合法化,作用是缓和阶级…
(展开)

我们都是夏虫
一。 一篇不是很长的论文却让我看后感慨万分。我本身没有任何研究这方面的经验,只是纯粹是今日写马哲考试的文章需要参考了一下,结果发现整篇文章行云流水,列宁同志坦荡至极,显然对哲学社会学都有十分了解,写出了一个我原本完全不知道的马恩。 主要的读书笔记与部分个人…
(展开)

马克思的偏见与固执——《国家与革命》书评
列宁的这本小册子《国家与革命》从写作角度来说思路非常清晰,如果将写作本身也看做是一种革命者行为的话,可以说这本小册子是非常酣畅淋漓,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人心脏。但是如果单从评论内容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本人会做一些批判。先来阐述一下…
(展开)

火星居民手册
若抽起作者名字及内容中的克思、格斯,这小本一百年前的红色圣经放在今天出版可列为禁品,放在知乎可能会标榜为浪漫主义或者也会得到揶揄。尤想起小学入少先队后一节思想品德课老师简略科普了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国家”,如此反叛的词语震撼至今。五十年后,我们按书里…
(展开)

一部经过革命洗礼的国家理论
——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
(展开)

驳改良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评里貌似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看过列宁同志的《国家与革命》甚至于发表一些诸如采取温和的手段进行革命的妥协言论,殊不知革命本身就是一种暴力,一种被剥削阶级对于剥削阶级的暴力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观点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
(展开)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转折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原本主张国家的消亡理论,列宁这里是很久以后国家才会消亡。 二、列宁对暴力/革命的推崇,认为资产阶级国家只能用暴力推翻。 三、国家的消亡是缓慢的、自行的,国家只能消亡不能消灭 四、无产阶级国家是一个高强度的国家。
(展开)
>
更多书评
45篇
论坛
· · · · · ·
我发现这种书总有一些无知的牧田给一星 | 来自Paink | 2024-09-29 00:31:38 | |
列宁的传记有什么推荐的吗? | 来自BLACKFOX | 2023-10-20 07:17:08 | |
有无大佬解释这一段 | 来自乌云客 | 5 回应 | 2023-06-03 16:52:07 |
请问这个版本有删减嘛 | 来自敢面对重复吗? | 3 回应 | 2023-04-24 09:25:55 |
要趁早? | 来自呵呵呵🤭 | 2018-01-03 01:03:04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
)
-
8.5分 27人读过
-
9.0分 854人读过
-
8.7分 237人读过
-
8.9分 17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一)
(Sheryl)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买书如山倒
(燭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worded
56分钟前 想读
楨
昨天 读过
DING
昨天 读过
> 386人在读
> 2770人读过
> 6625人想读
0 && asides.length > 0 && articles[0].offsetHeight >= asides[0].offsetHeight)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middle_right’);
}
})(this);
]]>
二手市场
· · · · · ·
· · · · · ·
订阅关于国家与革命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0) {
(global.DoubanAdSlots = global.DoubanAdSlots || []).push(‘dale_book_subject_bottom_super_banner’);
}
})(this);
]]>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CDATA[
var setMethodWithNs = function(namespace) {
var ns = namespace ? namespace + '.' : ''
, fn = function(string) {
if(!ns) {return string}
return ns + string
}
return fn
}
var gaWithNamespace = function(fn, namespace) {
var method = setMethodWithNs(namespace)
fn.call(this, method)
}
var _gaq = _gaq || []
, accounts = [
{ id: 'UA-7019765-1', namespace: 'douban' }
, { id: 'UA-7019765-16', namespace: '' }
]
, gaInit = function(account) {
gaWithNamespace(function(method) {
gaInitFn.call(this, method, account)
}, account.namespace)
}
, gaInitFn = function(method, account) {
_gaq.push([method('_setAccount'), account.i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google',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baidu', 'wd'])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so', 'w'])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youdao',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360.cn', 'q'])
_gaq.push([method('_addOrganic'), 'sogou', 'query'])
if (account.namespace) {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douban'])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豆瓣网'])
_gaq.push([method('_addIgnoredOrganic'), 'www.douban.com'])
}
if (account.namespace === 'douban') {
_gaq.push([method('_setDomainName'), '.douban.com'])
}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1, 'responsive_view_mode', 'desktop', 3])
_gaq.push([method('_setCustomVar'), 2, 'login_status', '0', 2]);
_gaq.push([method('_trackPageview')])
}
for(var i = 0, l = accounts.length; i
作者简介:
编者引言
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
在革命中的任务(1917年8—9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阶级社会和国家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特殊的武装队伍,监狱等等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第二章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2.革命的总结
3.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
第三章国家与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
马克思的分析
1.公社战士这次尝试的英雄主义何在?
2.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3.取消议会制
4.组织起民族的统一
5.消灭寄生物——国家
第四章续前。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1.《住宅问题》
2.同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3.给倍倍尔的信
4.对爱尔福特纲领草案的批判
5.1891年为马克思的《内战》所写的导言
6.恩格斯论民主的消除
第五章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1.马克思如何提出问题
2.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
3.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4.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
1.普列汉诺夫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2.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
3.考茨基与潘涅库克的论战
第一版跋
附录
列宁论国家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讲演(1919年7月11日)
注释
人名索引
插图
1918年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扉页
1929—1949年我国出版的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的部分版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马克思的学说在今天的遭遇,正如历史上被压迫阶级在解放斗争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领袖的学说常有的遭遇一样。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 (查看原文)
帕特里克
3 回复
23赞
2020-12-30 19:56:19
—— 引自章节: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用来对付穷人的这些限制、例外、排斥、阻碍,看起来似乎是很微小的,特别是在那些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贫困、从来没有接近过被压迫阶级群众的生活的人(这种人在资产阶级的政论家和政治家中,如果不占百分之九十九,也得占十分之九)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但是这些限制加在一起,就把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
马克思正好抓住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这一实质,他在分析公社的经验时说:这就是容许被压迫者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压迫阶级中什么人在议会里代表和镇压他们!” (查看原文)
Lived
9赞
2019-03-07 15:03:32
—— 引自第90页